再訪三芝芝柏藝術村的週日上午,天氣由陰轉雨,抵達藝術村時,雨勢雖是綿綿細雨,但在細雨中挨巷挨弄尋找沒有明顯招牌或指標的植窯麵包,實在不是件簡單差事。
在村子裡兜轉了兩圈,好不容易找到地方,原來植窯麵包就在村子的邊角上,招牌質樸,尺寸也小,顏色又與圍牆色系融為一體,若不是狠下心來,一定得嚐上一回合,必然鎩羽而歸。
溼搭搭的踏入店內,室內溫度因為窯火還在燒的緣故,增溫不少。空氣中迷漫著淡淡不搶戲的麵香,不加任何油、糖、奶、蛋、色素、香料......等化學成份的窯烤麵包,果然與眾不同,在嗅覺上就已被說服。
奇特的是一樓空間感覺起來比實際外觀小很多,出爐不久的麵包就放在距離門口兩步不到的鐵架上,別說與一般坊間麵包店陳列麵包的方式有所出入,視覺上更沒有爭奇鬥豔、讓人垂涎欲滴的購買衝動。
儘管如此,我與友人依然買了蔓越莓(600公克,NT$.130)、原味鄉村(450公克,NT$.80)、橄欖(450公克,NT$.100)及芝麻燕麥(600公克,NT$.130)各一,畢竟此行本就為麵包而來。
當天現買回家後現吃的情況下,以芝麻燕麥滋味最佳,麵香及穀類香氣清香宜人,搭配不油不鹹不膩不甜略酸的口感,十分迷人。
原味及蔓越莓滋味次佳,橄欖酸度最高,對酸度較敏感如我者,接受度或說是被馴化的程度較為有限,建議初嚐者最好能在店內先行試吃,能接受者再入手。
橄欖(450公克,NT$.100) |
放入紙袋於室溫保存的隔日早晨再食時,無論何款麵包酸度均不可同日而語(飆高!),依照指示放入電鍋(加一點水蒸烤2~3分鐘,掀蓋散去水氣,再讓電鍋乾烤)或用烤箱(預熱2分鐘,置入切片麵包,在麵包表面灑些水,約2分鐘)兩種方式,麵包表皮口感均偏乾偏硬,內餡則依水份蒸發多寡,或呈糕狀溼黏感,或呈綿密韌性佳的狀態。
整體而言,窯烤麵包養生健康價值少見少有,CP值表現也不差,只是天然酸,而且放越久越酸的口感,和需要牙口有力的麵糰勁道,確實不若吳寶春麵包來的討喜或說容易取得高接受度。個人衷心的建議是--不要慕名而至、不要追流行、試吃時想像隔日隔隔日再食時的酸度會倍增,能接受再先少量入手。
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食在淡水.北海岸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廣告留言(當然包括色情,援交,在家工作就能月收入十萬,窮爸爸富爸爸什麼的,看到後必刪,抱歉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