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擷取自Google map |
西雲岩寺位於本區成州村,已被列為三級古蹟,昔稱大士觀,建立於清乾十七年,奉祀觀音佛,廟後有靈泉,相傳可醫眼疾;又岩頂大石叩之作響,形如鐘鼓石,廟前神道之側有巨石長五公尺、高三公尺,一角觸地、三面懸空、風吹可動,曰風動石,寺石有靈塔三座,與古剎掩映別具緻,岩之形勢,酷似南京紫金山,故有多位名仕故老,擁厝於此。因其景緻清幽,故每日清晨區民前後登山運動者頗多。(資料來源:五股區公所網站)
穿過成泰路上極不顯眼的水泥牌坊,尋著窄巷越過西雲路往山上騎,山腳下的坡度還算平坦,過了最後一棟窄巷裡的高樓建築之後,坡度瞬間攀昇許多,好幾個轉彎的坡度都接近40多度,騎著50cc的輕型機車加載一位乘客會有些吃力,建議騎100cc以上的重型機車比較有恃無恐。
圖片擷自Google map |
據五股區公所網站上的資料是說「每日清晨區民前後登山運動者頗多」,以此推算,登山步道應該顯而易尋,但我繞著往禪寺的崎嶇山路四週打量,始終沒有看到任何登山步道,只好作罷直接騎車攻頂,不過這也可能是因為抵達山腳時已近黃昏,天色漸暗、蚊蠅肆虐和沿途滿山滿谷的公墓導致我無心戀棧。
在摩托車腳架尚未架定之前,寺前已有黑狗一隻聞聲而來,大聲咆叫,邊示驚主人,邊嚇止遊客,雖然我不怕黑狗威脅,但還是放慢了腳步,客隨主便,先給小黑(依顏色亂取名)一點面子和空間,再緩步前進,示意小黑我遠道而來,參訪寺內的意圖不會輕意放棄,最後小黑在邊打(吠)邊跑的情況下逐漸撤退至正殿深處,直到我離開都沒再見到小黑。
西雲寺在觀音山麓,稱獅頭巖。清乾隆17年(西元1752年),胡焯猷、林作哲獻地建寺,一名大士觀,俗稱龜山巖。又有「外巖」之稱,與「內巖」凌雲禪寺對稱。乾隆33年修建,香火更興盛,聲勢頗為浩大,曾在獅子巖河岸自設關卡,向來往船隻徵收「觀音媽香火錢」作為寺內經費。光緒9年(西元1883年)再重修,民國28年,日人佔領時期又重修,沿西雲寺外巖至內巖設千手觀音,每50公尺有一尊,共計108尊,大木作由日人主其事,土木交由台人「天賜師」為之,民國34年起陸續增建。(資料來源:台北縣政府文化局)
資料顯示,日治時代大正十五年(1926年),日本佛教界由各地佛寺募捐數尊石雕觀音像來台,在內巖(凌雲寺)與外巖之間的道路上設置「西國三十三觀音靈場」,即今「禮佛古道」,但此次前往時間明顯過晚,無緣尋訪參拜,改列再訪動機之一。
廟裡主要奉祀著神祇有觀音大士、釋迦摩尼佛和關聖帝君等,略為參拜後,隨即開始訪古尋幽。顯而易見,除了正殿屋簷上的燕尾式脊頭,隱約透露此屋非平民百姓家屋之訊息外,兩邊副殿無論水形或土形馬背,都與傳統三合院無異,古樸又值得玩味。
一般三合院前的廣場,也就是「埕」,用來曬稻、曬榖、曬衣服、拜拜、辦活動和讓小孩子玩,現在的用途則為香爐的置放點兼停車場,當然有法會時也可另搭棚子使用,功能等同於現代高樓建築裡的中庭,不同的是現在的中庭你可能用不到或不想用,但郤必須結結實實的付錢,以往的「埕」雖然你也得使用者付費,但它不僅是生活,更是你記憶的一部份。
位於入口中門的兩側的石頭應為門枕石(等同於抱鼓石),是穩定門柱及安裝門板的構件,現今大部份的寺廟多以石雕獅座(稱「獅座石」)替代,但西雲禪寺本就與眾不同,因此依舊承襲樸素典雅風,未在門枕石上做任何花俏的變動。
右邊的護龍比左邊的護龍略長些,山門也開在虎邊上,但這僅僅只方便車輛進出,香客當然是走正殿前的石階路進入廟區,嚴格來說,寺廟因此也沒有關門或不開放的選項了。
左邊的護龍上可望見似ㄇ字型的鳥踏(屋側牆身所砌的一道窄磚,可供飛鳥停憩),其實鳥踏除了讓飛鳥休憩之用外,並無其他作用,在這點上不得不佩服讚揚古人與萬物共享大地的寬闊胸襟。
天色漸黑,參訪行程被迫中止,走下石階,石階的兩旁有著日本神社前常見的石燈兩座,應為日據時代整修的遺物,但看上去成份頗新,想必一樣是重新翻修過的,原味已失,因此要引發遊客思古之幽情的難度就高了些。
站在寺前遠眺山腳下的平原和公墓,這裡無疑是一塊風水寶地,當初選擇在這塊寶地上安葬的古人,應該也很難想像得到因為城市急速擴張、人口極速膨脹,有一天過世的人和活著的人會如此”沒有距離”。選擇住在附近的活人,如果有得選擇,我也質疑是否這些人仍會住在公墓附近?
物換星移,滄海桑田,城市不斷的蓋起新建築、新工程,換上不同的樣貌與風情,唯一不變的是寺裡的菩薩,幾百年過去了,依舊一語不發,幽靜的看著淡水河向海奔流而去,人類所謂的永恒,在菩薩眼皮下,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模樣呢?
好在身為人類最多就給你活夠到一百歲,沒有能耐可以再看得更遠,於是離開了禪寺回到西雲路上,適逢週三剛好趕上夜市,順著晚風在夜市裡兜轉起來,這是身為人類才能享受的短暫快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廣告留言(當然包括色情,援交,在家工作就能月收入十萬,窮爸爸富爸爸什麼的,看到後必刪,抱歉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