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雲密佈,不時飄起細雨或下起陣雨的週六午後,與友人相約台北車站,會合後跳上區間車就往雨都前進。仔細回想,來去基隆如此多次,這次倒是生平第一次坐火車到基隆,優點有二,一是省去每小時30元的停車費和40元的過路費,二則省得塞車和自行開車之苦。缺點則是下了火車,最方便的交通工具,就是自己的兩條腿。
從台北出發時,雖然天氣同樣陰霾,但烏雲厚度及密度比起基隆,怎麼說都是小「烏」見大「烏」。基隆港邊風吹浪起,海水深不可測,進港船隻稀落,景色蕭條。
不過話說回來,拜烏雲罩頂之賜,徒步前往我的雨都美食第一站-老林沙茶牛肉店-時,行走起來溫度恰好,不過熱不過涼,唯二的缺點是第一風大,第二是沿路超多沙石車呼嘯而過,難怪路上行人寥若晨星,偏離基隆市區中心較遠的地方,的確不適人行。
歷經二十分鐘,終於步行至老林牛肉店,老林左右兩邊店家也賣同款美食,三家店相似度極高,店面大小也相仿,大約都十坪不到。可惜今日美食排程滿檔,只能先至老林賞味,旁邊兩家店只能靜待下回分解了。
既便在遠道而來的情況下,胃還是只有一個,為了保存戰力,我與友人極盡克制的僅點了一盤沙茶牛肉炒麵(大碗,NT$.80元)和一碗蛤仔湯(小碗,NT$.40元)。
有圖有真相,老實說這盤沙茶牛肉炒麵的份量一上桌時著實讓人吃驚,因為份量實在不多,以此推算,一盤80元的價格來說,並不具足經濟實惠的要件,更不用談CP值的問題,但以美味度來說,的確是我近幾年來嚐過最美味的沙茶牛肉炒麵。
光以麵條來說,麵條是烏龍麵,雖然炒的有點爛,Q度全失,但麵條本身品質並不差,厚度紮實,搭配不知是沙茶還是咖哩亦或是沙茶咖哩的醬汁混雜入口時,口中香氣四溢,口味厚度、深度及層次變化萬千,美味難以形容。牛肉片和麵條一樣,雖然份量不多,但肉片厚度及大小適中,軟嫩香滑,搭配醬汁及麵條均是一絶。
蛤仔湯相對起來自然平凡許多,但與台北的蛤仔湯裡最多只有五、六顆蛤仔的情況相比,基隆的蛤仔湯無論在份量或在個頭上、肥美度上均大勝。
只是如果攜家帶眷或有老人小孩者,不適合徒步前往,最好還是開車或搭小黃,不然就是搭公車,只是在基隆搭公車實在一點也不方便,因為回程時為求時效,我與友人也去搭了公車,結果原本來程時看到就在公車亭等公車的人,在我們吃完時,居然還在公車亭裡,後來和我們坐上了同一班公車......,這中間至少有半個小時以上的等待時間。
回到基隆市區,因為朱添鮮魚號沒有室內用餐區,於是買了生魚片上市場二樓找德基手工水餃,點了水餃和酸辣湯,也就有了座位,順便吃生魚片。
點了海鱺和鮭魚,一小小盤要價NT$.200元,怎麼算都不覺得便宜,不過新鮮度倒是無話可說,魚肉也的確滑嫩甘甜,無可挑剔。
酸辣湯一碗NT$.35元,價格雖然公道,用料也不小氣,但滋味非常普通,只是一碗長的很像酸辣湯的普通熱湯,不知算是優點還缺點的是-還是現煮的唷-。
在與友人對半瓜分掉水餃的同時,原本雄心壯志的基隆美食之旅也接近終點,因為胃裡空間所剩不多,最後在廟口吃了營養三明治和沈記雞蛋牛奶冰之後,胃也完全撐爆,只好黯然離開華燈初上,人潮湧進的基隆夜市。
伴手禮則有兩全天婦羅(NT$.100元/斤)、金興蔴粩(NT$.100元)和大王肉鬆(NT$.120元/半斤),還有回程時因為坐客運而在劍潭下車,又買了兩顆大上海生煎包解饞,不過大上海生煎包內餡日趨重鹹,漸失我心。
蔴粩則是經典之作,香濃實在又不黏牙,可惜並不便宜,CP值不高。
天婦羅魚漿新鮮厚實,口感潤嫩,與台北相比,在基隆買天婦羅的確超實在,嚴格來算可說是基隆伴手禮中CP值最高的一款外帶美食。
大王肉鬆則走粗飽路線,雖然品質稱不上絶頂,但份量還算過的去,味道也不差,伴粥伴飯均是良伴。
歷經不超過六小時的基隆美食快閃之旅,就在伴手禮比實際在當地吃的東西還多的情況下倉促落幕,年紀漸長之後,能在美食上享受到的樂趣,就像胃的容量越來越少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廣告留言(當然包括色情,援交,在家工作就能月收入十萬,窮爸爸富爸爸什麼的,看到後必刪,抱歉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