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承上篇→ [遊記]桃園大溪半日遊:李騰芳古宅/大溪藝文中心/角板山蔣公行館part 1 )在不想摸黑在角板山遊玩的前提下,在大溪的行程就在大溪藝文中心匆匆畫下句點,趁著還有日頭趕緊驅車前往角板山。
趕到角板山形象商圈時已過下午五點,遊客稀稀落落,只剩住在商店街尾端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,清一色穿著青綠色T恤的學生們以小隊伍的形式在街上游蕩,順道步行回中心。
我對商圈裡的商店興趣不大,因此既便商店大部份正在收攤或逐漸拉下鐵捲門,雖然覺得有點可惜,但並不真的惋惜。在商店街前端的寺廟倒是大門敞開,一派悠閒自在,初次造訪角板山,當然得到廟裡略表敬意。
福興宮主要供奉的神明為開漳聖王、偏殿則有觀音佛祖、五谷先帝、天上聖母、關聖帝君和福德正神。開漳聖王本名陳元光,657年2月-711年,字廷炬,號龍湖,光州固始(今河南省固始縣)人。元光的父親陳政是唐朝的大將軍,而年輕時的元光隨父行軍打仗,後來克紹箕裘,平定南蠻,開闢漳州,披荊斬棘,建設良多。景雲二年(西元711年),元光在征戰中受傷,不治,享年五十五歲。封號有「廣濟王」、「威惠聖王」等,俗稱「聖王公」。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因為時間(太陽快下山)和正值農曆七月(......),再外加安全(人生地不熟,萬事要小心)考量,我選擇先走戰備隧道。
往戰備隧道的坡道不長,坡度緩降,沿途綠葉成蔭,空氣清新沁涼,步行約5分鐘即可抵達隧道入口。
依簡介說明,戰備隧道全程長100公尺,寬4公尺,高3公尺,當年供蔣公緊急避難與戰備指揮之用。
走入洞內可看到相當厚實的防彈鋼門,走道兩側彩繪著和隧道本身並不搭襯的原住民圖騰,洞內溫度陡降,夏日行走於此沁人心肺,讓人心曠神怡,不過走道溼滑,又無扶手支柱,在隧道內忌奔跑,最好步步為營。
走完整條隧道不會超過5分鐘,因為隧道全長也就只有100公尺,出口處左方即為上行至蔣公行館之陡梯,階梯長度並不長,但坡度頗陡,爬行至行館處免不了揮汗如雨、氣喘吁吁。
據(網路傳)說,角板山行館佔地6公頃,展出內容包括蔣公生前文物、舊照片、紀錄片,還有蔣公至角板山停留的生活資料等,但因為已超過開放時間,所以還是不得其門而入,只能在行館外欣賞純白簡約、雍容爾雅的建築體本身和高聳入雲、枝葉扶疏的老樹成林。
位於行館前方不到十公尺之處即為最著名的思親亭,原為蔣公以角板山酷似浙江奉化溪口故里的風光,而在公餘和夫人遊憩、眺望之處,蔣公在此籌劃國家大計、或緬懷先人,怡然自得經常停留。蔣公崩逝後,經國先生居喪期間經常由慈湖至角板山行館憑弔,回到小亭追思親恩而百感交集。「梅臺思親」一文就是此時的作品。佇立亭內可遠望大漢溪在此轉彎所形成的河階地形,天氣晴朗時遠望山景,令人心曠神怡。(資料來源:桃園縣府入口網)
溪口台地是大漢溪在流經復興鄉角板山南面時,河道大轉彎所形成的一塊三角形台地,共呈四層台階,上兩層為梯田、下兩層為草坪,第三層還有小公園,是地理教學的最佳戶外場景。由角板山可於思親亭眺望,或者由角板山公園下方石階往下,過溪口吊橋亦可抵達台地。溪口吊橋是一座相當細長且優美的吊橋,已經有四十餘年的歷史,吊橋中央可觀賞美麗的大漢溪河谷風貌與水庫豐沛蓄水量。(資料來源:桃園縣府入口網)
在思親亭欣賞壯麗美景、層巒疊嶂片刻後,此次大溪半日匆忙之旅也已接近終點,相機電池此時互相呼應(沒電),我向吊橋揮揮手道別,往生態池方向緩行而上,取車返家。希望下次造訪時間掌控得宜,能去吊橋上走走,看看吊橋上的怡人風景,聽聽大漢溪溪水奔流。
■延伸閱讀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廣告留言(當然包括色情,援交,在家工作就能月收入十萬,窮爸爸富爸爸什麼的,看到後必刪,抱歉囉)